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International Barcode of Life, iBOL)
Paul Hebert 于2003年提出了DNA条形码的概念,并随后发起了iBOL计划。DNA条形码计划提出了基于基因片段鉴定生物物种的标准及其实施框架。DNA条形码不仅是传统物种鉴定的强有力补充,更由于它采用数字化形式,使样本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经验的过渡依赖,并可利用有机体的残片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形成易于利用的应用系统。DNA条形码技术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监测、了解以及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在生命科学、法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医药、食品质量控制等社会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BOL作为一个新的、国际性的大科学计划,无疑将产生重大的科学影响和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
iBOL项目预期在2009年1月正式启动。第一期目标是5年内取得代表着50万个物种的5百万号标本的DNA条形码纪录。
Paul Hebert 于2003年提出了DNA条形码的概念,并随后发起了iBOL计划。DNA条形码计划提出了基于基因片段鉴定生物物种的标准及其实施框架。DNA条形码不仅是传统物种鉴定的强有力补充,更由于它采用数字化形式,使样本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经验的过渡依赖,并可利用有机体的残片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形成易于利用的应用系统。DNA条形码技术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监测、了解以及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在生命科学、法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医药、食品质量控制等社会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BOL作为一个新的、国际性的大科学计划,无疑将产生重大的科学影响和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
iBOL项目预期在2009年1月正式启动。第一期目标是5年内取得代表着50万个物种的5百万号标本的DNA条形码纪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