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超过《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成为新中国最无聊的小报

outils webmaster
feedsky
google reader
鲜果
QQ邮箱
抓虾
有道
九点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其实我打心里看不起六四运动

6月4日将近,网络呼声又起,香港甚至爆发游行,要求平反八九六四运动。平反肯定是要的,因为那起幼稚的运动和造反还差得远,我只是看不惯某些人一直把六四运动当作什么了不起的历史事件来念叨。

六四运动2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有人把六四比作五四,在我看来六四却完全没有资格和五四比。前些日子BBC有采访一个90后,这个90后看了一些六四的资料,非常愤慨 ,然后质问TA妈妈为什么不曾和TA说起这个事情,TA妈说“这有什么好说的”。这件小事就足以反映六四与五四的最大区别——六四没有深入人心!当年五四在北京爆发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学生运动,继而引发大规模工人运动。六四发生后,也就上海一些大学生响应了一下,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老百姓只是做了一把旁观者。

为什么六四运动没有得人心呢?因为六四运动不能代表当时社会的主流矛盾。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是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签了不平等条约,当时反帝反封建是社会主流矛盾,国家危亡成了国民的头等大事,所以五四运动能一呼百应。若五四运动往前挪,挪到康熙年间,那时候清军围攻雅克萨城,取得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却也签了一个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损失了大片领土,却也没见几个大清的秀才们起来抗议示威啊,因为当时百姓刚刚安居乐业,大力发展生产是社会主要矛盾,领土矛盾只是次要问题。

六四那个时候,经济发展仍是社会头等大事,虽然腐败和专制也阻碍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却还不是主要矛盾。大学生们追求比老百姓搞一个层次,要求民主自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劲的要求民主,不惜一切代价的要求,实在太书生气了。这就像一个小孩子要求家长买电脑装宽带,电脑和宽带自然是好东西,但家里连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没配齐呢,家长把小孩子要买电脑装宽带视为无理要求,然后置之不理,于是小孩子小孩子就躺在院子里面打滚,又哭又闹,一定要买电脑装宽带,即使家里来客人了也不肯妥协,家长觉得丢了面子,于是威胁说你再不停止我就凑你屁股了啊,小孩子还是不依不饶,于是家长恼羞成怒,抄起烧火棍就一顿狂凑。家长这样的行为自然算不是模范家长,但也情理之中。只是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六四时那些政治诉求都太幼稚,太超前了,太急躁了,自然得不到人们群众的支持,自然会失败。当时北京出现的一些民众对大学生的救助行动只是老百姓出于对天之骄子的爱护和同情,不忍他们身体受苦,而对他们的精神诉求却没有多少共鸣。

那为什么六四时候的大学生会那么执迷不悟呢?原因有二,一是长期受革命浪漫主义的熏陶,认为用于牺牲必然能换来胜利;而是读书少,见识少,刚学了初等代数就以为自己是数学家了,刚学了无机化学就意味自己是化学家了,刚接触了一些西方民主就以为自己是民主卫士了,用老江同志的话说就是,太肤浅太幼稚。

当今社会,腐败和专制越来越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了,不过还没到爆发另外一个六四的时候;就像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不是社会不公平,开后门之风盛行,而是中国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类型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

展望六四运动在中国民主建设道路上的意义,还远不如巴黎公社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六四对中国民主的发展甚至还起了反作用,六四风波之后政府对民主充满敌意;如果把民主比喻成猪流感病毒,六四就像一针疫苗,一针下去,民主被免疫了20年,现在这针疫苗引发的抗体正在慢慢失效了。所以某些人一天到晚把六四运动当成十月革命来念叨还真是挺没意思的。




2 条评论:

Felix 说...

这个杂谈还是不错的。不过没亲历过,写这种很容易被骂的。

Kurt 说...

我来骂咯:妈的个老古董!

发表评论

我在Twitter上的闲言碎语

bababian
篇文章
个评论

下拉菜单查看旧报纸

在本报范围内搜索你要找的东东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