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超过《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成为新中国最无聊的小报

outils webmaster
feedsky
google reader
鲜果
QQ邮箱
抓虾
有道
九点

2007年1月27日星期六

《启示录》原生态的历史

以前以为这是一部主要讲西方文明与南美印第安文明冲突的片子,看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个样子。梅尔吉普森在赤裸裸的展现了耶稣受难之后,又用这部巨作来赤裸裸的描述了西班牙殖民者造访南美大陆前夕的印第安文明状况。影片以最原生态的手法反应了南美印第安玛雅人的生活状况。没有歧视,也没有赞美,稍微有一份同情,这样一部以南美大陆原住民的视角描写印第安人的片子应该还是第一部。

观看这个影片就像温习了初中的政治课本中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主人公虎爪所在的小部落以狩猎采集为生,还处在原始社会的形态(影片开头的非配打到猎物的那个场景就在展示他们的分配方式,还是按需分配的呢),而洗劫虎爪部落并俘虏虎爪的那个玛雅国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片中杀战俘祭祀太阳神就是因为他们的玉米地遭遇了病害)奴隶制王朝,他们有国王,有战士,有大祭祀,有祭祀用的金字塔,还有奴隶交易,还有与邻国的战争(那个大祭司自称为内战),这是高一级的社会形态,虎爪的原始部落在这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全面自然不堪一击。而片尾登场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是当时最高级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影片嘎然而止,但不难想象那个奴隶制王朝在西班牙殖民者面前将会面临虎爪部落相同的命运——被残忍的毁灭。这是本片对多年西方文明毁灭印加文明一个隐讳的意味深长的处理方式。

当然片中更多的用直白的笔调来点出印加文明毁灭的内在因素,首先是贪婪,欲壑难填导致内战杀戮,然后是瘟疫,愚昧导致了大量杀活人祭祀,最直接的人口内耗。另外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影片中也小有展露。虎爪坐在部落生活的密林中,他们人口少,温饱即可,对自然索求不多,因此较好的保护的生态,他们部落的生活虽然原始,但也和谐快乐。

虎爪被俘虏后押解途中有一个场景是对方在砍伐一棵巨大的树,可能是用于建造祭祀用的建筑,或者皇宫,这暗示了他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但他们到达那个玛雅王国的时候,展现的是一副脏乱差的景象,奴隶的命运很悲惨,平民的生活也很糟糕。他们还种植了大片的玉米地,可是由于遭到了病害,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过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导致的,更糟糕的是由于科技的落后和愚昧的迷信他们没有觉悟到真实的处境而盲目的用大量的活人祭祀来祈求神灵的宽恕和帮助,活人祭祀需要战俘这又导致了战争,战争有更加恶化了这个文明的处境,以至于他们在西方文明面前那么不堪一击。

所以我们把西方殖民者钉在毁灭南美印加文明的耻辱柱上是,也要反省印第安人内耗这个内因。内耗这个内因实际上依然发生在我们当今的现代文明之中,这才是本片命名为《启示录》的真正旨意。

虽然本片有这样一个严肃宏大的背景,但作为一部商业片,导演梅尔吉普森还是很巧妙的加入了很多大专喜闻乐见的娱乐元素,丰富了本片的可看性,比如亲情爱情,南美丛林探险,战争杀戮,大场面的玛雅文明,神秘的祭祀,类似于《角斗士》的奴隶杀戮,类似于《兰博》的丛林之战,如此之类。

一些细节也值得回味,比如片中那些印第安人作战都没有坐骑,用的武器主要是石器,木头,骨刀等,只有那个小队长有一把很珍贵的金属刀。这使得以后他们与骑着马用火枪的西班牙人作战的时候一败涂地。

另外男主角虎爪特别像罗纳尔迪尼奥,长的像,神态也像,矫健的身手更是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我在Twitter上的闲言碎语

bababian
篇文章
个评论

下拉菜单查看旧报纸

在本报范围内搜索你要找的东东

Google